欢迎访问新医改评论 XYGPL.COM 您是第 3534635 位访问者
01 二十届中央第六轮巡视完成进驻,16省开展常规巡视
7月23日,中央第五巡视组、江苏省委第七巡视组在南京召开巡视进驻动员会,标志着中央第六轮巡视在地方的具体部署落地。
7月21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消息,根据党中央关于巡视工作的统一部署,截至7月20日,二十届中央第六轮巡视完成进驻工作。
中央巡视组将对北京、天津、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福建、山东、广东、广西、重庆、贵州、西藏、陕西、青海、新疆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常规巡视,并会同有关省委巡视机构对沈阳、大连、哈尔滨、南京、厦门、济南、青岛、广州、深圳、西安等10个副省级城市开展联动巡视。
本轮巡视将持续2个半月左右,巡视期间设立专门值班电话和邮政信箱,主要受理反映被巡视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下一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和重点岗位人员问题的来信来电来访,重点是关于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方面的举报和反映。巡视组受理信访时间截至2025年9月23日。
各中央巡视组组长指出,巡视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性制度安排。中央巡视组将认真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部署等。
根据新华社消息,今年1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提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健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着力推动正风反腐一体深化。着重抓好金融、国企、能源、消防、烟草、医药、高校、体育、开发区、工程建设和招投标等领域系统整治等。
“医药”作为系统整治的领域之一被点名。
4月12日,中国纪检监察报评论员文章《准确把握巡视重点 精准有效开展监督》提出,2025年是推进巡视全覆盖的关键一年,巡视要深入了解党委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责任、职能部门监管责任落实情况,重点揭示金融、国企、能源、消防、烟草、医药、高校、体育、开发区、工程建设和招投标等领域存在的廉洁风险等。
“医药” 领域反腐被列为重点。此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已多次聚焦医药反腐,明确将医药归为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并进行系统整治。
02 加强对“一把手”“领导班子”监督,纪检监察、巡察及审计监督联动发力
此次各中央巡视组组长要求,紧盯“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等。
医药反腐深入推进,监督重心直指掌握核心权力的 “关键少数”。在医院管理体系中,院长、党委书记等 “一把手” 作为运营决策核心,往往是监督的重点对象之一。
7月23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 强化制度建设 规范履职用权》一文,云南省水富市卫健局主要负责人称,其已及时优化调整市人民医院班子结构,督促各医疗机构先后修订完善高值耗材、医院药品采购管理等方面制度。
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布的多起案例中,已有多地医院原党委委员、院长等 “一把手” 因违纪违法被查处,印证了对关键岗位监督的紧迫性。
此外,监督手段的系统性和协同性迎来更高要求。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树立系统思维 提升办案质效》一文提出,深化“纪巡审”联动监督,紧盯工程建设、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重点领域,实现纪检监察监督与巡察监督、审计监督同步联动。
这一机制意味着医疗领域的腐败问题将面临更全面、更深入的排查与整治。各地纪检监察机关探索纪检监察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协同工作机制,通过规范流程、同步介入、共同研判、分类处置等方式健全完善审计线索移送机制。
国家卫健委等14部委发布的《2025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也提到,发挥穿透式审计监督优势,加强医药行业专项审计。打通从原材料采购、药品耗材生产、招标采购的监管通路,将监管重点向生产端覆盖。
目前来看,医院审计手段持续升级创新,大数据审计、绩效评价审计、事前审计及第三方审计等新型方式逐步普及应用。
2025下半年,随着《大型医院巡查工作方案(2023-2026年度)》的推进,审计将在医院运行管理、经济运行风险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推进运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违法违规获取医保基金专项整治行动落实情况,医保飞行检查、审计等相关工作整改情况。
附:
![]()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