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医改评论 XYGPL.COM 您是第 3542892 位访问者

医院“绩效办”为何升级为“运营办”较好?

来源:健康界  作者:秦永方  发布时间:2025-08-12   | |

秦永方 誉方医管创始人/誉方智数首席顾问

  

提示:医改导向强调稳定收入占比提高与绩效占比下降,绩效激励效应逐渐递减,绩效指挥棒的功能和作用受限,而医院运营管理需求不断拓展。绩效不仅仅是"分钞票",更需要通过降本提质"找钞票"。建议医院将绩效办改为运营办,强化运营办功能再造,用好绩效指挥棒,实行"多维价值积分评价",推动医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在医疗行业持续变革的背景下,医院管理模式亦需相应调整。将"绩效办"改为"运营办",并非简单的名称变更,而是顺应医改导向、满足医院发展需求的关键举措。

  

一、医改政策驱动下的必然转型

  

从医改导向来看,当前强调稳定收入占比提高与绩效占比下降。这一变化导致绩效激励效应大幅减弱。过去,绩效在医院管理中如同指挥棒,引导医务人员行为,但如今其功能和作用受到极大限制。

  

随着医保支付改革(DRG/DIP)、药品耗材零加成等政策实施,医院从"收入扩张"转向"成本管控+效率提升"。医务人员薪酬中固定部分比例提高,绩效工资激励空间收窄,"分蛋糕"逻辑需转向"做大蛋糕+优化分配"。

  

二、"绩效办"的职能困境

  

历史定位:主要承担绩效方案设计、核算与分配,本质是"分钞票"部门。

  

现实矛盾:无法深度参与医院战略规划、资源配置、流程优化等核心运营环节;缺乏对临床路径优化、病种成本管控、设备使用效率等运营痛点的干预能力;绩效方案易沦为"事后算账工具",而非战略引导工具。

  

现行绩效方案存在的不足主要包括:

  

短期激励导向:绩效办通常以收支结余提成或RBRVS点值模式为核心,侧重短期经济指标,易导致科室追求高收入项目(如检查、耗材),忽视医疗质量与成本控制。

  

指标单一化:过度依赖医疗收入、手术量等量化指标,忽视患者满意度、学科建设等长期发展要素,导致科室间绩效差距扩大,人才流失风险增加。

  

与医保政策脱节:DRG/DIP支付下,绩效若仍与病种超支挂钩,可能诱发"高编高靠"等违规行为,加剧医保拒付风险。

  

政策支持度低:随着医院组织人事制度改革,精简高效行后部门成为大势所趋,绩效办作为独立部门政策支持度低,运营办有《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指导医院》支持。

  

三、"运营办"职能再造

  

医院运营管理需求不断拓展。绩效不仅仅是"分钞票",更重要的是通过降本提质"找钞票"。在当前医疗成本攀升、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大环境下,医院必须更加注重整体运营管理。"运营办"相比"绩效办",能更好地整合医院资源,从整体上规划运营。通过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减少不必要环节,降低运营成本;加强成本核算和管控,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拓展医疗服务项目,提升收入水平。

  

1、从"分蛋糕"到"找蛋糕+做蛋糕"

  

传统绩效办

  

升级后的运营办

  

绩效核算与分配

  

全流程运营管理

  

激励方案设计

  

资源配置优化(人、财、物、空间)

  

科室考核指标管理

  

病种成本管控与临床路径优化

  

薪酬发放支持

  

医疗流程效率提升(如缩短平均住院日)

  

医保支付策略适配(DRG/DIP盈亏分析)

  

2、核心能力重构

  

数据驱动决策:整合医疗、财务、成本数据,建立运营分析模型(如病种效益分析、设备投入产出比)。

  

流程优化专家:主导跨部门协作,消除效率瓶颈(如门诊预约、检查预约流程再造)。

  

成本管控中枢:推动临床科室参与精细化管理(如高值耗材使用监控、能源节约方案)。

  

战略落地抓手:将医院战略目标转化为可量化的运营指标,动态监控执行效果。

  

3、加强运营办功能再造

  

加强运营办功能再造,用好绩效指挥棒,实行"多维价值积分评价",对推动医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正推动医院管理模式从传统经验型、粗放式向科学化、精细化转变。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作为重要抓手,需强化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引导医院主动作为。"运营办"能更好适应这种转变,通过科学管理方法和精细化运营策略,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多维价值积分评价:"多维价值积分评价"不再仅关注经济效益,还考量医疗质量、患者满意度、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多个维度。这种评价方式能更全面反映医院和医务人员工作成效,引导医院从注重短期绩效转向追求长期高质量发展。引入"业务量+技术难度+病种风险+成本控制+KPI"的积分体系,全面评估医务人员贡献。积分既可用于科室绩效工资核算,也可用于基本工资考核,还可用于医师评选选优、晋职、晋升评价。

  

总之,医院将"绩效办"改为"运营办",本质是从经济激励转向价值管理,适应医改"公益性回归"与"医保控费"双重目标,是顺应医改趋势、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有助于医院在新的环境下实现降本提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我要评论
   
验证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