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医改评论 XYGPL.COM 您是第 3541126 位访问者

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影响几何?

来源:中国医疗保险   作者:观宇  发布时间:2025-08-07   | |

村卫生室作为最基层的医疗机构,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是农村居民看病就医的第一站,也是实现医疗保障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24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章轲表示全国医保定点医药机构达110万家,95%以上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方便老年人在家门口就医。

  

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要“应纳尽纳”

  

“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并非近两年才开始,可以追溯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时期。2010年,新农合逐步实现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2012年,我国开始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新农合定点范围。

  

山西省较早实现每个行政村有一家村卫生室作为新农合村级定点医疗机构,并由乡镇卫生院对辖区内村卫生室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但那时,参保村民没有医保卡,有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新农合账本,村卫生室也没有电脑、网络,村民看病报销不够方便。

  

近些年,信息化快速发展,农村居民在村卫生室看病就医报销的支撑条件越来越好。2016年,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合并,农村居民有了自己的医保卡。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后,各地推进医疗卫生机构与医保系统联网结算。乘着信息化建设的“东风”,“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这项工作得到进一步推进并快速取得成果。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积极通过乡村一体化管理实现村卫生室医保结算,在有条件的地方支持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

  

2024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加快将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同年5月,国家医疗保障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持续推动医保工作创新发展的通知》,明确发挥医保基金导向作用,进一步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步提高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引导患者在基层就医,支持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方便农村参保人就医报销。

  

为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推动更多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2024年7月,国家医保局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根据《通知》要求,各地要按照“创造条件、优化流程、加强调度、应纳尽纳”的原则,通过多种途径,确保2024年底前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有多个村卫生室的行政村至少保障1个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确保医保服务“村村通”,方便群众就近就医。

  

地方医保部门与卫生健康部门强化协作,主动靠前服务,优化简化纳入条件和程序。例如河北省采取分片举办、现场指导的方式下沉到乡镇,围绕定点纳入、门诊统筹、基金清算拨付等医保业务,开展点对点培训;再如青岛市明确了村卫生室优先纳入定点的要求,在其他医药机构按照规划和受理计划申请纳入定点的情况下,对于村卫生室的定点纳入仍然保持了随时成熟、随时纳入的绿色通道,同时压缩时限,提高效率,保证受理当月完成现场评估等工作。

  

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影响几何?

  

01 医保报销服务走向“村村通”,方便老年人在家门口就医报销

  

农村居民看病就医是基层医疗服务的薄弱环节,特别是老人、儿童就医购药频率相对较高,但一些地方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老幼患者前往县乡医院费时费力。村卫生室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与广大农村地区群众联系最直接,是实现医疗保障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农村参保人步行15分钟即可完成“看病-拿药-报销”全流程,较之前需到乡镇卫生院报销,单次节省数小时路途时间,就医便捷性大幅提升。

  

将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是筑牢农村居民健康防线的关键之举。一方面,村医多来自本地或长期扎根基层,熟悉农村居民情况的特点,同时村卫生室提供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药品,并纳入医保支付,患者用药依从性得到大幅提升。《通知》中明确,优化村卫生室基本药物使用政策,根据村卫生室实际需求和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特点,逐步扩大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品种类,达到与乡镇卫生院用药衔接一致。鼓励和支持村卫生室优化使用集采中选药品,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经济的医疗服务。

  

另一方面,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加强指导,规范基层医疗行为。《通知》对规范行为方面对推进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做出部署,乡镇卫生院加强对下属村卫生室管理,对其规范诊疗、合理用药等履行监督指导职能,规范基层医疗行为,保障基金安全与服务质量,保障村卫生室规范运行。如重庆市建立的“医疗服务行为在线监测系统”,会对处方实行在线监测,以人工智能运行方式代替人工检查,提高监管效率。

  

此外,村卫生室进行医保结算的便捷程度越来越高,在村卫生室“刷脸”结算,报销医保费用。例如,云南省以全省统一的“智慧医保”信息平台为依托,为全省1.4万家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开通医保无线专网、配备医保“刷脸”设备、部署直接结算、公共服务等信息系统,实现“系统统一、运维统一、操作统一”,有效减轻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及运维负担,同时,方便广大农村参保群众特别是“一老一小”在家门口就能“刷脸”“扫码”报销医保费用、办理医保业务,实现医保经办服务从“进城办”到“村里办”、从“卡时代”向“码时代”“刷脸时代”转变。

  

在享受村卫生室“刷脸”结算等便捷医保服务的同时,广大农村参保群众需提高警惕:近期时有不法分子冒充医保工作人员,以“更新医保信息”或者“激活医保码”等名义,通过电话、上门等方式骗取村民个人信息。请务必注意,所有医保业务办理均需通过正规渠道。

  

02 村卫生室的收入水平和村医的服务能力“双提升”

  

收入来源稳定化。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后,通过医保基金结算获得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医保报销政策撬动农村参保人的就医行为,显著提升了村民的村卫生室就诊意愿,增加村卫生室的门诊量。

  

服务能力提升。医保资金支持使村卫生室得以更新基础医疗设备,村卫生室与乡镇卫生院的用药衔接,特别是慢性病用药更加齐全。

  

管理规范化。医保定点管理推动村卫生室建立药品“扫码追溯”制度,所有药品入库、出库均需扫描电子监管码,实现从采购到使用的全程可追溯。通过医保智能监控系统,处方药品与医保目录自动比对,杜绝串换、虚开药品等违规行为。根据相关规定,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

  

03 推动分级诊疗,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完善村级医保报销服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与深化医改、基本药物制度、分级诊疗等工作同步推进的。村卫生室医保报销政策吸引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就近就医,减少无序跨级诊疗,是分级诊疗的重要举措。

  

纳入医保后,农村参保群众可以在村卫生室直接结算普通门诊、高血压和糖尿病等“两病”门诊的费用,大大减少了往返乡镇医院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引导基层首诊,延伸基层健康管理服务链。

  

要便利群众,也要筑牢医保基金“防护网”

  

尽管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显著提升了农村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但基层监管薄弱环节仍需高度重视。今年以来,国家医保局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药监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以药品追溯码异常线索为重要抓手,在全国部署应用药品追溯码打击药品领域欺诈骗保和违法违规问题专项行动。

  

目前国家医保局已通报了2批应用药品追溯码打击药品领域欺诈骗保和违法违规问题专项行动典型案例,其中第二批通报的10个案例中,有3个案例是村卫生室串换药品、倒卖医保药品。可见,由于基层监管薄弱,部分地区的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成为“回流药”等骗保行为的高发区。

  

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黄华波表示,医保部门创新监管方式,强化大数据赋能,构筑全流程、全领域、全链条的智能监管防线,同时健全严密有力的基金监管长效机制。

  

基层医疗机构同样也在监管范围内,医保行政部门要通过定期巡查、专项检查、智能监管等方式,重点聚焦三个监管对象——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行为,确保医保基金安全。

  

在严格执行监管制度的同时,各地积极探索柔性管理方式,并提供培训支持。例如,浙江省积极为新申请医保定点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医保经办指导服务,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的业务指导和宣传培训,避免无心之失。这种“监管+服务”的模式既守住基金安全底线,又为基层医疗机构留出适应政策的学习空间,推动监管从“被动约束”向“主动合规”转变。

  

写在最后: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是医保便民服务向基层延伸的关键一步,让广大农村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医保服务。不过需“放管结合”——既要便利群众,也要筑牢基金“防护网”。未来,医保部门将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推动更多惠民政策落地生根——既注重普惠共享,让“老有所医”更有保障;又强化精准施策,使“病有所保”更加可及。以更有温度的医保服务,让便民惠民的政策阳光洒满每一个乡村角落,切实守护好农村居民的健康福祉,共同绘就健康中国的美好蓝图。

我要评论
   
验证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